引发的思考,财经 的意义在哪里?自媒体的本质是获取流量,然后变现而财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板块,不仅需要深厚的基础知识,还需要相应的专业技能尤其是说 的自媒体,里面有一个悖论:如果他的观点正确,他应该在市场上有所收获,。
而不会看上自媒体这仨瓜俩枣;如果他做自媒体是为了赚钱,那他的观点就会以流量为目标,你说看他的观点操作能赚钱吗?本次风🐮,自媒体的推波助澜起了很大作用,老股民可能还能稳住,但00后们可是真的勇,动不动就百万量级满仓冲,
我都不知道00后这么有钱?我是90后,18年入市,最开始学习的是场外基金,后来实盘做的是场内ETF,几千块钱的交易,我都是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一直到21年10月,学费交了有几千吧然后换了一个账户,开始股票,ETF都做,。
亏损也开始增加,
直到23年8月28日才回本,回本的原因是印花税减半,恰好前一个交易日我满仓的证券,当天证券也是涨停板开盘,竞价全部出掉了,完全是靠运气然后又换了一个账户,并且开了信用账户,以为自己是股神,现在想想真可笑,。
后来亏的心态崩了,也想过做自媒体,开始在头条上发点牢骚,大部分持仓坚守在证券里(被套牢),直到9号清仓,才真正意义上算在这个市场赚钱了。
回顾这6年的交易经历,真的不值得,浪费的精力和时间,去跑滴滴赚的都比这个多得多,但这个市场像有一种魔力,让人欲罢不能有几句话想对各位老韭菜和新韭菜说:收手吧,这个市场,普通人把握不住如果非要做,不要融资,不要加杠杆,。
用小部分闲钱,感受一下市场的脉动就好了还有,大V的观点可以参考,不要照抄,如果他们的观点能赚钱,会告诉你?最后,希望取消观点类的财经自媒体,就像取消北向的实时显示一样,把这些影响情绪的指标都放在黑盒里,。
真正的交易者,应该去研究宏观周期,行业基本面,技术分析等,而非跟风。今天就说到这了,出去消费。